俄军战机杀进领空,北约战机锁定目标12分钟配资公司排名前十,最终还是没敢按下开火按钮。
日前,北约与俄罗斯空中力量在波罗的海空域展开了一次交锋,引发爱沙尼亚等国的激烈反应,欧洲局势越发紧张。
【3架俄军米格-31出现在芬兰湾空域】
事情的经过是3架俄军的米格-31战斗机从卡累利亚飞往加里宁格勒期间,经过了芬兰湾内的爱沙尼亚瓦因德卢岛附近空域。
由于雷达显示领空被俄军入侵,驻扎在爱沙尼亚的意大利空军F-35战斗机随即前往监视伴飞,期间一直锁定俄军目标,但直到俄军战斗机离开这片空域,飞行员都没等来开火的授权。
对于此次事件,爱沙尼亚和俄罗斯说法不一。
俄军发布声明称,俄军飞行员严格遵守了国际规则,战斗机全程没有偏离预定航线,也没有侵犯爱沙尼亚领空。
爱沙尼亚则坚称,俄罗斯军机是在未经许可且关闭了应答器的情况下,“侵犯”了爱沙尼亚领空,且俄军机在瓦因德卢岛附近空域飞行了12分钟,停留时间远超正常情况。
【对于此次事件,爱沙尼亚和俄罗斯说法不一】
事件发生后,爱沙尼亚请求北约启动“北约第四条”,一起商讨对策,北约已经同意了这一请求,决定于下周召开会议。
这也是波兰宣称发生俄罗斯无人机越境事件后,北约在近一个月内第二次启动这一条款,再加上罗马尼亚宣布的俄无人机越境事件,近期已有3个北约国家宣称俄军机侵犯了本国领空。
欧盟那边也是反应激烈,冯德莱恩借机呼吁欧洲各国批准新一轮对俄制裁,前爱沙尼亚总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则强调欧盟将支持成员国利用欧洲资源加强防御。
而在听完手下人的情况汇报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不喜欢这样,“可能会有大麻烦”,可见特朗普现在担心,欧洲局势会向着其难以掌控的方向发展。
【特朗普在听完情况汇报后表示“可能会有大麻烦”】
欧洲局势在过去几周时间里越发紧张,其实是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先说欧洲这边,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为代表的一批欧洲国家对于俄罗斯的安全焦虑持续增加,在支援乌克兰的问题上,这些国家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且反对特朗普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以便美国将更多力量撤出欧洲的战略。
所以,在俄罗斯军机进入芬兰湾等空域,逼近甚至短暂进入爱沙尼亚等国领空,早已成为常态,类似事件可大可小的情况下,爱沙尼亚等国选择了以较强硬姿态应对,将事态扩大化,以便推动美国改变欧洲战略,确保北约体系仍旧能够维护他们的安全。
再说美国,由于俄乌和谈迟迟没能取得进展,特朗普在此事上也逐渐失去了耐心,他在访问英国期间就直言自己对普京“感到失望”。
【俄军机经常出现在瓦因德卢岛附近】
美国正通过北约体系内的“东部哨兵”等军事行动,对俄罗斯施加军事压力,同时安抚欧洲盟友。
只是特朗普希望将欧洲的对抗烈度限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以便自己后续与俄罗斯讨价还价,但现在欧洲局势的发展,似乎有些脱离其掌控。
最后说一下俄罗斯,普京政府清楚,一旦自己在安全问题上作出较大让步,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俄罗斯需要保持强硬姿态,以实际行动威慑北约。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刚刚举行的“西方-2025”战略军演中,就包含了模拟核战术打击等科目,且在演习场上,出现了美军观察员的身影,俄罗斯已然向华盛顿亮出了自己手中的底牌。
而此次俄罗斯战斗机飞过芬兰湾,可能是俄罗斯在结束军演后,对于北约的一次试探,普京政府想要通过这种“擦边”行动,看一看在自己亮出核武器后,北约是否会有所收敛。
【普京一身戎装观摩了“西方-2025”军演】
以目前的态势来看,俄罗斯、欧洲与美国都保持着应有的谨慎,北约现在启动的“第四条款”不涉及实际的军事应对,召开会议更多是在向外界展现北约的强硬姿态与“内部团结”。
北约在会上可能作出继续增兵北约东翼的决定,也有可能进行更多军演,或者派出己方的军舰、飞机,反过来去威慑一下俄罗斯。
而这种剑拔弩张的态势持续下去,仍旧有可能导致双方一线力量擦枪走火,引发更大的危机。
总体上看,芬兰湾上空的这场交锋,虽未立即引发态势升级,却再次凸显了北约与俄罗斯之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意大利空军的F-35执行了拦截俄军机的任务】
各方在军事与外交层面的试探与反试探仍在持续,而任何误判或意外都可能成为点燃更大危机的导火索。
未来局势的走向,不仅取决于俄罗斯是否会在西方持续施压下调整其战略节奏,更取决于美国能否在其欧洲盟友与对俄战略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一片紧张与不确定性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欧洲的安全秩序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而任何一方的下一步动作配资公司排名前十,都将影响整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盛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